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会展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展业已从规模化发展逐步转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会展业以其强大的关联效应和经济带动作用,已逐渐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产业亮点。2013年主要特点是:
一、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商务部2013年有关会展行业数据汇总表中的全国会展业的规模、效益、贡献度三部分的不完全统计,亚太会展研究评估中心定向会展城市数据统计,又比对中国贸促会2014年1月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3)》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4年4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亚太会展研究院经过5个多月调研统计,2013年全国共举办展览7851场,比2012年增加0.5%;展出面积为10344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13.7%;50人以上专业会议76.5万场,比2012年增加5.4%;万人以上节庆活动6.1万场,比2012年减少11.6%;出国境展览面积64.74万平方米,比2012年减少7.2%;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96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0.5%;直接产值3796亿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5.8%,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67%,占全国第三产业产值的1.45%,拉动效应3.4万亿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6.3%。
从展会的类型分析,经贸类的占67%,同比2012年增加1%;消费类的22%,同比2012年下降2%;文化及其它展示类的11%,同比2012年增加1%。从组展商分析,国有,集体,股份,联营等占26%,同比2012年下降3%;民营及其他内资企业占30%,同比2012年上升4%;港澳及外商投资企业占5%;行业商(协)会占28%,同比2012年上升2%;政府或事业单位占11%,同比2012年下降3%。
1. 全国展览场馆现状
2013年全国共举办展会7851场,涉及展馆316个,可销售面积为910万平方米。从数量上看,山东省展馆34座,居于首位;广东省展馆31座,居于次席;浙江省、江苏省各有23座展馆,列第三。
综合来看,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中,拥有10座以上展馆的省、市14个,合计241座,约占全国展馆总数的76.3%;拥有5座以上展馆的省、市9个,合计61座,约占比为19.3%;拥有2座以上展馆的省、市5个,合计12座,约占比为3.8%;拥有1座展馆的省份2个,合计2座,约占比为0.6%。目前,在建展馆的有9个省市,辽宁、浙江各有三座展馆在建;安徽、山西各有两座在建;上海、河南、江西、四川、西藏自治区各有一座在建。其中,上海、四川两座在建展馆面积较大。
从数量上看,会展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拥有8座以上展馆,是国内展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济南、杭州、潍坊、重庆、佛山拥有5座及以上展馆,居于第二位;长春、成都、大连、南京、无锡、长沙、哈尔滨、呼和浩特、廊坊、临沂、南宁、宁波、青岛、沈阳、太原、天津等分别拥有3座及以上展馆,居于第三位。另外,还有合肥、昆明、海口、郑州等20多个城市拥有2座展览馆,福州、包头、兰州等60多个城市拥有1座展馆。
从可销售面积上看,广州展馆室内可销售总面积约为156万平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16%,居于首位;山东省展馆室内可销售面积为105万平方米,占全国可销售面积的11%,居于第二位;浙江省展馆室内可销售面积为99万平方米,占全国可销售面积的10.4%,居于第三位;江苏省展馆室内可销售面积为67万平方米,占全国可销售面积的7%,居于第四位;上海可销售总面积约为49.5万平方米,占全国可销售面积的5%,居于第五位;北京可销售总面积约为41万平方米,占全国可销售面积的为4.2%,居于第六位。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展馆共举办7851场展会,总面积约为10344万平方米。从展会数量上看,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220场,位居全国第一;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164场,位居第二;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133场,位居第三。
从展会总面积看,201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总面积约为649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总面积约为583万平方米,位居第二;深圳会展中心总面积约为281万平方米,位居第三。
2.会议产业稳中有进
2013年中国会议产业据不完全统计,50人以上专业会议已达76.5万场,比2012年增加5.4%。仅北京市2013年接待会议26.9万场,参会人员达1714.6万人次,其中国际会议7000场,参会人员达68.3万人次。据统计分析,商务会议占65%,社团会议占27%,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议占8%。2012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规定切实改进会风,精简会议活动,政府及事业单位召开的会议有所减少,特别是节庆活动,2013年举办万人以上节庆活动6.1万场,比2012年下降了11.6%。据统计分析,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议数量从2012年的11%降到8%。社团会议也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商务会议增加了4%。
中国的会议产业不仅是中国会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与科技交流的重要窗口,它的社会贡献度不可小视。
3.出国展览格局调增
2013年出国展览项目数、参展总面积和参展企业数三项主要指标出现了200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国102家组展单位共赴75个国家实施办展计划1422项,比去年下降2.4%;全年净展出总面积64.74万平方米,比去年下降7.2%;参展企业约4.7万家,比去年下降6%。
2013 年,从我国出国展览项目的地域分布看,欧美仍然是深受企业欢迎的主流市场,但新兴国家市场表现更加活跃。由欧美市场向新兴国家市场转移的业态趋势日益显著。
出展产业结构趋于稳定,较2012 年没有大的变化,部分产业有微调。从项目数上看,全年比重列居前10 位的产业是:机械、纺织及皮革制品、食品和农产品、建筑装饰、能源与矿产、化工、交通运输物流、五金工具、医疗保健、消费品。其中比重较去年有所提高的有:机械、纺织及皮革制品、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物流、五金工具和消费品。
2013 年,全国组展单位出国举办单独贸易展览会(自办展)共62 个,展出总面积13万多平方米,参展企业7千多家。
特别是浙江省商务厅举办的浙江出口商品(大阪)交易会(以下简称大阪展),规范、务实、低调、实效,注重参展商质量,平均每个展位有效买家达到20位,是广交会有效买家的四倍,真正是中国出展的第一品牌。这个展自2008年创办以来,每年秋季在日本大阪举行,已连续举办六届,由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发展,大阪展已成为全国的一个买家多、影响大、成效好的境外自办展品牌,是迄今为止国内单个省份独立在境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会。大阪展作为国际贸易性展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主办方从培育品牌展会的理念出发,始终抓住专业买家这一关键点,与日本合作方签订邀请买家奖惩责任书。日本合作方对邀请专业买家十分认真,按照参展企业的产品情况,有针对性的邀请专业买家,达到或超额完成商定的专业买家数,平均每届有近7000名左右的专业买家参观,平均每摊位20人左右,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国际贸易展会专业买家比,企业参展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同样,主办方也十分重视对参展企业的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日本市场的产品前往参展,努力使买卖双方达成有效对接。
二、市场化发展加快
展览业作为一个主要为企业搭建交易和信息技术交流平台的现代服务业,既不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也不属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领域,展览业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符合国家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近年来展览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外资展览业涌入国内展览市场的速度会不断加快。如果中国会展业不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提高民族展览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必将陷入全军覆没的“产业危机”。
中国目前现有的展会大多为经济贸易类展会。据统计,2013年,经贸类展会总面积为9206万平方米,占中国全国展会总面积的89%;全国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已超过90多个;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新型行业展会数量增多,其中服务业展览会总面积已超过1000多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展览总面积的11%。截至目前,中国内地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国际性专业化展览会已达到58个,位居世界第四。
中国展览业市场化发展,就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探寻展览业发展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从以行政导向为主转向以市场导向为主,增强展览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一是加强对展览业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把握中国展览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展览业市场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二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健全展览市场体系,完善展览市场运行规则,创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展览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根据市场规则办事,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展览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展览业发展中的协调、规范和促进作用,推动地方、行业展览业协会的建设,增强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协调能力。五是加快展览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大对展览业的资金投入,优化展览业资本结构。
三、专业展发展有序推进
我国的展会主题正由综合化趋于专业化,办展主体和办展方式也趋于专业化。
展会主题由综合化趋于专业化。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会展追求的都是综合化,强调大而全,结果造成展会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未来的行业性专业展会将会更有生命力。近年来,我国展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专业性展览会数量不断攀升,协会、企业办展以专业展为主,政府主导型展会也向专业化发展。在十五期间新增展览会项目中,专业性展览会占比重将逐年走高。
展览分工专业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展览从业人员没有明确分工,多种职能集于一身,同一批人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览管理者,也是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展览业缺乏科学的社会专业化分工协作,必然效率低下。未来展览业必须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局面,会展配套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将进一步专业分工细化,展览评估、展览咨询、展览设计装潢都是颇有前途的行业。
展览从业人员专业化。我国目前展览从业人员很多是半路出家,未来会展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正规的会展教育培训,整体素质大大提高,特别是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的业务素质,需要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最好的服务精神、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性以及熟练的外语,熟悉现代国际展览业务,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业人员的总体知识水平就是展览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观众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观众工作将变得更加重要,高质量的观众对一个展览会的成功与否将起到关键作用。未来大多数专业展会观众为专业界的决策人士、贸易人员及科技人员等。
总体来看,虽然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全体展览业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展览业在本年度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14年,随着展览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行业协会的稳步发展以及展览业国际化进程的有序推进,中国展览业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